通知公告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才举荐   > 通知公告   > 正文

关于征集2025年度科协系统科技创新支持项目的通知

时间:2025年05月29日 21:59  供稿人:  文章来源: 发布者:郭晶晶  浏览:

各相关单位:

为充分发挥科协组织优势,助力推进学校“双一流”建设,进一步提升学校自主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按照中国科协2025年加强高校科协组织建设试点安排,围绕校科协年度重点工作,现启动2025年度科协系统科技创新支持项目征集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项目类型

(一)学会建设支持项目

1.申报主体

挂靠在学校的国家一级学会专业分会及省级学会。

2.工作任务

以核心指标牵引挂靠学会考核机制,以贡献求发展。充分拓展学会渠道,依托学会组织开展科技成果鉴定、奖励申报、人才举荐、成果转化、学术交流等工作,进一步支撑学校“双一流”建设。

3.考核指标

(1)成果奖励:依托国家一级学会提名国家奖,承担国家一级学会科学技术奖成果鉴定,组织申报省部级奖励、学会科技奖励等,推荐各学会联合体“十大科技进展”、年度重大科学问题、工程/产业技术难题等,取得实际成效。

(2)人才举荐:依托国家一级学会提名院士候选人、全国创新争先奖、最美科技工作者、求是奖、中国青年科技奖、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等;省级学会提名陕西青年科技奖及其他省级人才荣誉;推荐学校教师担任国家一级学会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常务理事,国家一级学会专业分会或省级学会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等职务;推荐中、省科协青年人才托举计划候选人、推荐专家入库等。

(3)科技成果转化:探索“校会企”协同创新机制,联合设立学会工作站、企业工作站等,组织开展产学研对接、学会企业进校园活动等,形成可复制推广典型案例。

(4)学术交流:联合国家一级学会开展高水平、富有影响力的学术交流活动,邀请高层次人才参会,培育入选中国科协《重要学术会议指南》等。

4.经费额度

每项不超过10万元,具体金额结合申报单位往年项目执行情况,由学校组织专家评审确定。

5.执行期限

5-10月。

(二)科普基地支持项目

1.申报主体

挂牌建立在学校的各级各类科普基地和科研平台。

2.工作任务

加强科普工作顶层设计与资源整合,以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为重点,建设优势学科领域内具有影响力的科普教育基地,助力招生宣传工作,进一步提升学校社会影响力。

3.考核指标

(1)围绕“5.30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全国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普月”等重要节点举办特色突出、效果显著的科普活动及赛事。围绕传承弘扬科学家精神和科学精神,引领师生学习先进事迹,涵养优良学风,厚植科学文化。持续向重要媒体平台推荐科学家宣传人物代表,弘扬“总师育人文化”。

(2)依托特色优质科教资源,组建高层次科普人才队伍,开发多种形式的高质量原创科普图文、视频、书籍、课程等科普资源,并利用各种媒体广为传播。凝练科普成果,培育科普奖。

(3)依托现有基地、科研平台、相关科技场馆申报全国/陕西省科普教育基地、全国/陕西省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优秀科普场馆等。

(4)设立基地/实验室开放日,以场馆特色科普资源为基础,举办青少年科技夏(冬)令营,或承接青少年科普研学、社会实践等青少年科普活动。

4.经费额度

每项不超过5万元,具体金额结合申报单位往年项目执行情况,由学校组织专家评审确定。

5.执行期限

5-10月。

(三)大学生科技社团支持项目

1.申报主体

经校团委审批备案的科技创新类学生社团;具有一定基础、拟计划正式成立的大学生科技社团。

2.工作任务

指导支持大学生科技社团开展科研训练、学术交流、实习实训、科普服务等,提高大学生科研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发现培育一批值得托付的“准科技工作者”,为实现2035年建成科技强国战略目标提供坚强人才保障。

3.考核指标

(1)开展大学生基础科研能力培养。邀请校内外指导教师,围绕文献查找与分析、实验设计与数据处理、学术论文撰写与发表、科研选题、科研软件的使用方法等主题,面向社团成员开展面对面辅导培训。

(2)常态化组织开展科学沙龙。根据每个大学生科技社团学科特点和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需要,按照“小型、前沿、深入、适用”原则,邀请校内外高水平科技工作者与社团成员开展科学沙龙活动,介绍科学前沿、科学方法等,启发社团成员思考科学问题,与社团成员深度互动交流。

(3)开展大学生科技社团日常科技创新活动。组建大学生科技社团指导教师团队,定期面对面辅导大学生科技社团开展日常科技创新活动和科研训练,指导参加科创项目、科创竞赛、学术交流等。开放实验室和科研设施供科技社团开展科研训练,尤其促进本科生走进专业实验室开展科研。

(4)举办“青年前沿科学讲堂”活动,面向大学生科技社团中的骨干成员开展学术型高端科普,分析世界科技发展大势,厚植家国情怀,贯彻国家总体安全观,把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和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教育贯穿活动,激励大学生在科技报国中实现理想抱负,引领大学生坚定对新型举国体制的信心、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信心。

4.经费额度

每项不超过5万元,具体金额结合申报单位往年项目执行情况,由学校组织专家评审确定。

5.执行期限

5-10月。

二、申请条件

1.学会建设和科普基地支持项目负责人应为挂靠在学校的科协系统学术团体/科普基地/科研平台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应具有承担重要科研项目的基础,科研成果突出,并在行业内具有一定影响力。

2.大学生科技社团支持项目负责人应为社团指导教师或者社团所在二级单位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应具有较高科研水平,并有举办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丰富经验。

3.2024年验收优秀的项目优先支持。

三、时间安排

1.请各单位于2025年5月14日前,将申报项目清单(附件1,一式一份)和项目申报书(附件2,一式五份)电子版发至邮箱kexie@nwpu.edu.cn,纸质版送至校科协秘书处。

2.校科协对申报书进行形式审查,初审通过后组织专家对申请项目进行评审,择优资助。

四、联系方式

联系人:郭晶晶 陈莹

电话:88460392

邮箱:kexie@nwpu.edu.cn

地址:毅字楼427室


(发布单位: 科学技术研究院    文: 陈莹     审核: 牛振喜)

校科协

2025年05月06日